淡江的校慶要到了
看完影片我仔細回想我大學四年的所有種種,第一個畫面是我剛上大一中秋節從台南回淡水的時候
我還記得那時候我說了一句:喔...又回到這了....

當下的感覺竟然如此熟悉,卻又很虛幻,像煙霧一樣捉摸不定卻又真實存在


我繼續的回想起過去那四年來的日子
種種的回憶與記憶如跑馬燈一樣悉數喚起..


那個曾和我手牽手走過一段日子的人呢?
那些曾和我參與過營隊完發過誓說要永永遠遠保持聯絡的人呢?
現在他們在哪裡?




不久前我翻了我之前幫小胖寫的一篇作文,看完覺得真的很好笑

-----------------

拖著滿身的家當,踏入輔大校門口,這是我未來四個365天所要度過的地方。

很幸運的,我選擇到了輔仁大學。


經過了一連串的迎新,我認識了許多人;
經過兩個禮拜的課堂,我逐漸知道我所學何物;
經過了大學門口,我知道我往後的身分即是"大學生"。
   


瞥然之間,竟以匆匆活過了將近20年載。
經過了高三的水深火熱的生活,到了此時此刻的大學生活,我有了許多憧憬。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兩句話實在矛盾,
卻道出了台灣許多大學生的處境。
學校間競爭的白熱化、全球的經濟危機、以往大多也許業不太注重的高職五專生,也常有亮眼的表現。


這證明了,這個時代是能者居之的。


那如何成為一個能夠在時代洪流間生存的能者呢?
我希望之後我能完成我的金融相關學分之外,再去接觸傳播媒體相關科系輔系,
藉此與我喜歡與人接觸的興趣相呼應,達到求其專,更求其博。

反省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這三句話在我當初放榜時就寫給自己,其實自己是個容易懈怠的人,所以需要藉此時常提醒自己、勉勵自己。

希望自己上大學後,不僅能夠學習到以後的謀生能力,
也能夠在大學這現實社會中的縮影裡,真正體會到人與人相處之間的奧義,
然而四年之後希望自己可以用其所學,回饋這社會所賦予給我的。

我相信,四年之後我再回首看看那三句話"反省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必定會感覺到意外的充實與滿足。


----------------------


似乎大學教育所存在的意義便是為以後的就業市場做準備,畢業即失業or就業
所謂高等教育似乎真的如此,也應當如此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大學學的是德文
但老實說我很不喜歡上課,所以我常翹課...
幸虧我平常有燒香拜佛,考試前也不忘裝認真一下,很幸運的在四年後畢業。

然後現在回過頭過去看,我大學學到了些什麼?

有實在有形的也不過是一張文憑了不起還有幾張社團經歷而已,但是我更在乎的是一種無形的態度(又是態度,煩不煩阿)
這態度是沒有盜版的

我在上課時老師說德國人很一板一眼,做事很龜毛
也說英國人生性保守,相當尊重傳統
聽說日本人怎樣怎樣


教條常常使我們失去方向,不相信自己,而相信別人的說法。
如果生命像水杯一樣,已經盛滿了自我,盛滿了各種偏見與迷信,我們就不再接受任何的思想。

自我是自己對自己的偏見,也是敵人。
導致別人說什麼都是錯的,自己是對的,這往往是戰爭的根源、爭吵的根源,好像現在的台灣政治圈一樣

人的脆弱都是來自自我。


大學生、上班族、主管.........
這些外在世界給予自己的框框,是我們自我依存於外在世界的回饋
經由這些,我們才可以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但....

如果連自我的存在都要交給別人,那我們自己還能決定什麼?
我才知道人必須要常常跳出來,看看自己的背包裏面多餘什麼、剩下什麼、不足什麼
最重要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別人想什麼一切都不重要。


現在說的這些當然我本人也還做不到,人非聖人,再說我馬才只有一顆而已
我要是這麼厲害我早就成仙了還在這打網誌幹嘛


過了四年,我想變化就在這
有人說,當自己現在生活比以前不好時,就會常常往回看,活在回憶裡面。

現在真的過不好嗎?
不是,是淡江那四年的回憶太過於珍貴,好像潘朵拉的盒子一樣
只要一打開過去所有美好的回憶就好像跑出來的妖魔鬼怪一樣纏著你不放,直到收進抽屜裡,等待下一次打開


縱然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方式還是得活。
那段時光會偷偷提醒自己,曾經擁有過什麼。
至少曾經這麼活著

沒體驗會後悔,再體驗一次也是後悔

如此而已


PEAC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zz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